膠東在線9月12日訊 九月的長島,海風輕拂,秋陽正好。全國科普月的熱潮中,山東省科技館與煙臺市科技館科普大篷車帶著滿車廂的科普展品,乘船渡海奔赴長島綜合試驗區(qū)——舉辦“2025全國科普月”巡島展。
作為全省唯一的海島綜合試驗區(qū),長島32個島嶼散落在黃渤海交匯處,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曾讓這里的科普資源獲取格外不易,但如今省市聯動的科普大篷車、流動科技館,早已成為海島居民熟悉的“科學伙伴”。


“快看!機器狗會跟著我的手勢跳舞!”在北長山中心小學的操場上,五年級學生傅浩宇舉著操控桿,興奮地向同學展示。不遠處,山東省科技館帶來的“電磁奧秘”互動展臺前圍滿了孩子,工作人員正手把手教大家操作“靜電擺球”,講解電荷傳遞的原理;煙臺市科技館的VR體驗設備里,“海底探險”“太空漫步”等場景輪番上演,讓孩子們足不出島就能“觸摸”遠方的世界。四元正四面體拼擺、光琴、電磁加速器、磁懸球,無人機一亮相,便成為孩子們駐足圍觀的焦點。


這次全國科普月“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夯實科技強國基礎”主題宣傳活動將在島持續(xù)一周時間。為豐富宣傳內容,擴大科普影響力,煙臺市科技館積極對接聯合當地發(fā)改、宣傳、政法、衛(wèi)教、海洋漁業(yè)、公安、街道等10余家單位,在廣場舉辦科普月主場活動。一大早,工作人員就開始布場設置展覽臺、擺放科普展板展品,向過往群眾講解節(jié)能環(huán)保、法律法規(guī)、交通安全科普知識,通過科普大篷車展品展示,與群眾開展趣味互動。宣傳站臺前擠滿群眾,大家排隊領取科普資料,《科普法》與《十萬個為什么》宣傳畫本不到十分鐘便被一搶而空,昔日安靜的海島被濃厚的科普氛圍縈繞,變得格外熱鬧和鮮活。


接下來科普大篷車先后走進長島綜試區(qū)第一實驗學校、第二實驗學校、北長山中心小學、南長山街道城東社區(qū),將公眾關注的生活健康知識和趣味十足的科技展品送到海島群眾的家門口。


今年以來,煙臺市科技館深化“八項規(guī)定”學習教育,以“科普黨旗紅品牌”為引領,持續(xù)深耕基層科普工作,不斷加強科普創(chuàng)新,拓展服務平臺,推動科普大篷車巡展活動常態(tài)化、形式多樣化、服務精品化。截至目前,科普大篷車累計行程1萬多公里,組織科普進學校、進社區(qū)、進鄉(xiāng)村活動50多場次,將科普大篷車“送到了最偏遠的地方,開到了群眾最需要的地方”。通過弘揚科學精神、服務基層群眾的實際行動,讓科普力量在紅色引領下扎根基層、惠及民生。
“從過去克服風浪送科普,到如今搭建常態(tài)化科普陣地,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就是讓偏遠地區(qū)群眾隨時隨地接觸科學、愛上科學,提升他們的科學生活品質與科學認知。”煙臺市科技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全國科普月的聯動活動只是一個起點,后續(xù)將持續(xù)整合資源,打造更多契合基層需求的特色科普課程,讓科普服務更“接地氣”、更具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