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 軟件操作基礎:以主流機械 CAD 軟件為例(如 AutoCAD Mechanical),詳細講解軟件的安裝、啟動與退出方法。軟件界面介紹,包括菜單欄、工具欄、繪圖區(qū)、命令行、狀態(tài)欄等各個區(qū)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圖形文件的管理,如新建文件、打開文件、保存文件、另存為文件等操作,以及不同文件格式的特點和應用場景。數(shù)據(jù)輸入方式,如相對坐標、極坐標等,以及常用的顯示控制功能,如平移、縮放、旋轉視圖等。
基本繪圖命令:直線、射線、構造線的繪制方法及應用場景,包括通過指定坐標點、角度等方式繪制直線。圓、圓弧、橢圓、橢圓弧的繪制命令及參數(shù)設置,如圓心、半徑、直徑、起點、端點、角度等。矩形、多邊形的繪制方法,以及如何通過設置參數(shù)控制圖形的大小和形狀。
圖形編輯命令:移動、復制、旋轉、鏡像、縮放等基本編輯命令的使用方法,能夠靈活運用這些命令對圖形進行位置、方向和大小的調整。修剪、延伸、打斷、合并等編輯命令,用于對圖形進行精確的裁剪和組合。
圖層與對象特性管理:圖層的概念、作用及創(chuàng)建和管理方法,包括新建圖層、刪除圖層、切換當前圖層、設置圖層顏色、線型、線寬等特性。
尺寸標注的編輯與修改:編輯尺寸文本的內容、位置和角度,如修改尺寸數(shù)值、添加公差、調整文本的對齊方式等。調整尺寸標注的位置和樣式,如移動尺寸線、尺寸界線的位置,改變箭頭的樣式和大小等。利用替代標注樣式對特定尺寸進行臨時的樣式修改,以及如何恢復到原來的標注樣式。形位公差的標注方法,包括形位公差的符號、基準符號的繪制,以及公差值的填寫,了解形位公差在機械設計中的重要性和應用場景。表面粗糙度的標注,包括表面粗糙度符號的繪制、參數(shù)值的設置,以及不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表示方法。
零件圖的內容與繪制規(guī)范: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包括一組視圖、完整的尺寸、技術要求和標題欄等,詳細講解各部分內容的重要性和繪制要求。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在零件圖繪制中的應用,如圖紙幅面、比例的選擇,字體和圖線的規(guī)定等,培養(yǎng)學生遵守國家標準的意識。零件圖視圖的選擇原則和方法,包括主視圖的選擇、其他視圖的配置,以及如何根據(jù)零件的結構特點選擇合適的表達方法,清晰地展示零件的形狀和結構。
典型零件圖的繪制實例:軸類零件圖的繪制,從軸的結構分析入手,講解如何繪制軸的視圖,包括主視圖、剖視圖和局部放大圖等,以及如何進行尺寸標注、公差配合的選擇和標注、表面粗糙度的標注等技術要求的填寫。盤類零件圖的繪制,分析盤類零件的結構特點,展示如何選擇合適的視圖表達方案,重點講解盤類零件的尺寸標注方法和常見的工藝結構的表示方法。
三維建模概述:三維建模在機械設計中的作用和優(yōu)勢,與二維繪圖相比,三維建模能夠更直觀地展示產(chǎn)品的形狀和結構,便于進行設計分析和優(yōu)化。介紹常見的三維建模方法,如實體建模、曲面建模和混合建模等,以及各自的特點和適用場景。以主流三維 CAD 軟件(如 SolidWorks)為例,講解三維建模環(huán)境的設置和基本操作,如視圖切換、模型顯示方式調整等。
基本實體建模特征:拉伸特征的創(chuàng)建方法,包括拉伸實體和拉伸切除,講解如何通過選擇草圖、設置拉伸方向、長度和終止條件等參數(shù)來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旋轉特征的應用,通過繪制旋轉軸和旋轉截面草圖,設置旋轉角度等參數(shù),創(chuàng)建旋轉實體或旋轉切除特征。放樣特征的使用,講解放樣特征在創(chuàng)建復雜形狀模型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選擇放樣的截面草圖和引導線來生成放樣實體。
三維裝配設計:三維裝配設計的流程和方法,包括新建裝配體文件、插入零件、添加裝配約束等操作,使學生能夠將各個零件組裝成完整的產(chǎn)品模型。裝配約束的類型和應用,如重合約束、平行約束、垂直約束、同軸心約束、相切約束等,通過合理添加裝配約束,確定零件之間的相對位置和運動關系,確保裝配體的正確性。